转会市场网于 6 月 26 日完成 2025 年中期中超身价例行更新,本次调整揭示了联赛格局的显著变化。北京国安以 30.2% 的涨幅(1108 万欧元→1443 万欧元)强势反超上海海港,成为新的 “身价榜首”,而海港因核心外援表现下滑,身价暴跌 25.6%(1861 万欧元→1385 万欧元)。这一变动不仅反映了球队赛季表现的差异,更折射出中超从 “金元依赖” 向 “实力驱动” 的转型。
一、外援格局:从 “天价光环” 到 “业绩说话”
山东泰山外援克雷桑虽身价回落至 400 万欧元,但仍稳居榜首,其稳定的进球效率(14 场 8 球)证明了核心价值。北京国安中场古加以 350 万欧元跃居第二,凭借 7 次助攻成为联赛 “中场发动机”,身价涨幅达 33%。申花前锋米内罗表现最为惊艳,14 场贡献 8 球 6 助攻,身价翻倍至 180 万欧元,净增值 90 万欧元位列外援涨幅第一。
半岛体育官网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更新打破了 “外援加盟即贬值” 的魔咒。天津津门虎三名外援基莱斯(+30 万)、哈达斯(+30 万)、罗斯(+20 万)集体升值,球队身价排名从第九升至第六,积分榜同步攀升至第五。这标志着中超外援市场正从 “虚胖” 回归理性,实力与身价的正向匹配成为新趋势。
二、本土新星:18 岁少年改写历史,青训成果集体爆发
浙江队 18 岁前锋王钰栋以 150 万欧元的身价震惊足坛,较赛季初的 40 万欧元暴涨 275%,成为中国足球史上最年轻的 “百万欧元先生”。他在中超 14 场攻入 8 球,包括对阵长春亚泰时刷新联赛最年轻 “梅开二度” 纪录(18 岁 159 天),并在国家队首秀中罚入绝杀点球。这一身价不仅超越武磊(18 岁时 40 万欧元),更在亚洲同年龄段球员中排名第四,仅次于日韩澳新星。
除王钰栋外,青岛西海岸的李昊(2.5 万→15 万)、徐彬(12.5 万→35 万),以及浙江队的汪士钦(35 万)、胡荷韬(80 万)等 9 名 U23 球员身价涨幅均超 20 万欧元,蒯纪闻、魏祥鑫甚至从 “零身价” 跃升至 27.5 万欧元和 20 万欧元。这批年轻球员首次以 “身价集团” 形式进入欧洲球探视野,为未来留洋打开了可能性。

三、球队分化:成绩与身价 “同频共振”,新人策略成胜负手
北京国安的崛起与上海海港的下滑形成鲜明对比。国安凭借外援古加、法比奥的出色发挥,以及塞尔吉尼奥(170 万欧元)等归化球员的稳定表现,实现身价与积分双登顶。海港则因莱昂纳多(350 万→200 万)、维塔尔(250 万→200 万)等核心外援状态低迷,身价与积分榜同步跌至第四。
天津津门虎和浙江队成为 “新人策略” 的受益者。津门虎通过提拔本土球员何龙海(7.5 万→10 万)、段刘愚(12.5 万→17.5 万),配合外援集体涨价,身价排名提升三位。浙江队在头号外援布彭扎意外去世后,王钰栋、陶强龙等新人扛起进攻大旗,球队身价逆势增长 37 万欧元。反观长春亚泰、青岛海牛等依赖老将的球队,身价与成绩双双垫底,凸显青训投入的重要性。
四、联赛趋势:触底反弹中的 “健康生态”
德国转会市场的评估显示,中超总身价 1.2897 亿欧元与上期持平,但竞争力排名在亚足联顶级联赛中仍居第七。专家指出,本次更新标志着联赛正从 “泡沫繁荣” 转向 “真实竞争力”—— 外援凭实力升值、新人通过表现打破身价天花板、球队成绩与身价匹配度提升,这些变化共同勾勒出后金元时代的发展逻辑。
未来,随着王钰栋们的崛起和欧洲球探关注度的提高,中超有望成为亚洲新星的 “跳板”。正如德转中国区管理员朱艺所言:“当球员身价与赛场表现真正挂钩,中国足球才算迈出重塑竞争力的第一步。” 这场身价变革,或许正是中国足球触底反弹的起点。